济南南部山区:生态发展、文旅融合,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 夏侯凤超 杜春娜
“今年就忙了二十多天,全部采摘完了,往年都得忙一个多月。”这段时间,王传友终于松了口气儿。
(相关资料图)
王传友是济南南部山区涝峪庄村党支部书记,村里人口虽不多,但是樱桃树多,这些年来,每到樱桃采摘季,村里人个个儿都忙得不可开交。“村党支部+农户+合作社+电商平台+互联网公司”新五位一体的融合发展路子发展起来后,村民腰包鼓起来了,村集体因合作社“富起来”了。
涝峪庄村是济南市南部山区的缩影。一直以来,南部山区在坚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专项整治活动,强化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同时,坚持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深化“党建引领,绿色发展—悠然见南山”服务品牌。
强化党建品牌带动作用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村里想要富,离不了产业打造。南部山区柳埠街道涝峪庄村的樱桃近年来打出了名头,成为不少人的心头爱。这些年,涝峪庄村党支部通过内外联动,破题樱桃产业“怠速”发展,坚持一手抓产业推动和合作社建设,一手抓农产品电商体系建设,走出了“村党支部+农户+合作社+电商平台+互联网公司”新五位一体的融合发展路子,实现村集体因合作社“富起来”,合作社因电商“活起来”。2022年实现村集体收入超24万元,实现乡村振兴的新突破。
不仅如此,涝峪庄村推动樱桃产业结构深化,打造“一村一品”,注册“清泳泉”商标,辐射周边110户种植户,共同建成南部山区第一个百亩富硒农产品基地。以柳埠电商扶贫中心为主平台,整合街道其他村党支部领办的各类农产品合作社,构建上下联动、资源集聚、利益共享的发展共同体,高质量打造“源味南山”区域品牌。
通过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综合验收,南部山区确定2023年“示范”类村党组织77个,南部山区将继续实施“党建品牌创建提升年”活动,坚持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深化“党建引领,绿色发展—悠然见南山”服务品牌。充分发挥上降甘村、涝峪庄村、外石村、潘家场村等示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党建品牌带动力、影响力,提升南部山区基层党建整体质量水平。
党建引领农旅结合
系列农产品大受欢迎
南部山区山水秀丽、三川汇聚。天然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传统有机肥料的普及推广,孕育出绿色天然、生态无污染的富硒大樱桃、珍珠油杏、高光效苹果、泉水鲜桃、黄巢绿茶等一系列特色农产品,为南部山区赢得了“省城后花园”“济南瓜果之乡”的美誉。
依托天然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南部山区举行了系列采摘活动。2023年5月7日,由济南市南部山区管委会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局、生态旅游保护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采摘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济南市南部山区“源味南山”系列采摘季启动仪式举行。5月18日,系列采摘季之柳埠街道大樱桃采摘旅游节开幕,采摘节现场热闹非凡,红彤彤、黄澄澄各种樱桃赢得了不少市民的欢迎。此次樱桃采摘节也将将采摘季推向高潮。
为更好发挥南部山区农旅资源,南部山区生态旅游保护发展中心党支部以创建旅游民宿集聚区为抓手,以街办为单位,通过盘活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采取“社会资本+村集体+农户”“村集体+农户”等模式,引导条件成熟的村庄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业。2021年,共打造西营街道积米峪村、葫芦峪村,柳埠街道柏树崖村、外石村、泥淤泉西村等5个民宿特色村。2022年,西营街道成功创建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九如山“阅木山居”民宿获评国家甲级民宿。
此外,生态旅游保护发展中心党支部积极整合村庄旅游资源、旅游交通、环境卫生、设施与服务、产品与业态等要素,大力支持文旅资源富集、乡村基础条件好的村庄打造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农旅结合为发展途径的产业特色村。目前,南部山区已成功获评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0个山东省景区化村庄。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百姓过上好日子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一直以来,南部山区坚持党管农村,持续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断以新探索、新作为书写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绿色答卷。
葫芦套村就是典型代表。长久以来,葫芦套村由于位置偏远,村内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村内多是留守儿童、老弱妇孺,是真正意义上的“空心村”。村庄环境破旧,“三大堆”、乱搭乱建现象屡禁不止,村内酗酒、打架斗殴、偷盗事件频发,民心涣散,是出了名的“老大难”。
2017年,在外经商已小有成就的杨文平决心返乡支援家乡建设,通过换届选举,成为了葫芦套村党支部书记。为改变葫芦套村现状,杨书记决心从完善基础设施做起,自掏腰包整修村口主路长桥,治理病险水库,整治河道,在村内安装监控设备,以实际行动赢得村民支持和尊重。
为做好党建引领基础治理工作,首先,葫芦套村党支部依托郊野公园工程建设,突出“葫芦”特色,打造党建主题公园,建设“初心广场”和“党建文化步行街”,以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抓好“两委”班子建设,创新“两汇报一报道”制度,细化分工,责任到人,约定好“谁管谁负责、有事全员上”的工作准则,提高班子运行效率。最后,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在党员大会上征求意见,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通过,为葫芦套村发挥村民自治实效夯实了制度基础。
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葫芦套村以高质量生态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今年以来,葫芦套村累计销售新鲜羊肚菌300余斤,干制羊肚菌200余斤,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随着羊肚菌产业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了村内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不断推动村庄产业绿色循环发展。
葫芦套村是南部山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南部山区通过健全管委会-街道-小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网络,构建“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院党小组”架构,深入推进“泉城红色物业”,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农村“五个基本”建设,优化党员量化积分设置和内容等措施在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筑牢强基阵地
党建引领基层建设根深叶茂
2023年已过半,今年以来,南部山区锚定“12345”工作思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抓紧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两大要素,开展党员干部“进百村、访万户、察民情、解民忧”实践活动,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持续推动基层建设根深叶茂。
为此,南部山区聚焦四个抓好,筑牢强基阵地。抓好党员干部教育,打造管委会、街办、村三级党员教育阵地260个,实施“党员培训+党性教育+实践锻炼+积分考核”四位一体工作法,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工作。组织基层党建业务培训班,培训75人。抓好党员队伍,采取“三项式”举措抓实党员管理。“固定式”管理让“稳定性”党员有责,对身体健康、居住稳定的党员,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红色议事厅”等活动,党员争做学习表率。
同时以政务服务中心为切入点,在南部山区所有窗口单位开展“新新向党,党员示范”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带头增本领、强作风、优服务。抓好基层组织,实施“全面规范年”行动,实现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村村到”,摸排出77个示范村、170个创优村、7个强基村,通过“示范村”结对帮扶,实现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稳步发展。聚焦168个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30万元以下的村,确保每村都有第一书记,41个新选派第一书记全部到岗到位。利用第一书记自身职业、后方单位优势,筹措资金,引进项目,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了发展的“源头活水”,成为南部山区发展的“智囊团”,成立“第一书记产业联盟”,探索“村党支部+村集体+农户+合作社+电商平台”五位一体融合发展路子,实现优势互补、难题共解、抱团发展。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